“山寨”一词去年至今流行甚广,甚至今年上了两会,有代表提议案要灭了“山寨”,令山大王们不寒而栗。我查了一下词典,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,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与《古代汉语词典》解释有些差异,现汉释:1.在山林中设有防守栅栏的地方。2.有寨子的山区村庄。古汉释:在山中构筑工事驻守的营寨。
古今解释颇能说明当今社会的心态。今天“山寨”的含义遵从古义为多,“山寨”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显然有着极强的社会基础。“山寨”流行的前提一定是市场需求,绝无其它。任何行政命令和代表意愿都不能使“山寨”风行,反之亦然。
仔细回想,我们今天许多正统行为早期都是山寨,山寨代表着一种自由空气,一种创造能力,见缝插针,无孔不入。山寨有时会逼得正规军走投无路,自己先山寨一把。举两个例子:杨子荣假扮土匪胡彪,智取威虎山就是座山雕防不胜防的“山寨”;中国汽车工业一上马就瞄准美国Jeep车,212吉普全盘“山寨”Jeep牧马人,气死美国人不偿命,至少几十年来美国人拿山寨吉普车也没辙。
但我们因此强大了,不“山寨”了,成了正规军,王牌军。凡事道理相同,只要褪去“山寨”不光彩的皮,任何人都不再愿意别人山寨,都会在两会拟议案,想方设法赶尽杀绝。每个想灭山寨的人,恐怕早期都有山寨的想法。
我有权利说山寨,是因为我也没少被别人山寨,盗版,假冒,伪托,迷惑……不一而足。我的态度鲜明,只要不违反法律,欢迎“山寨”,并希望山寨做大,成为别人山寨的样版
下面是新浪网友的回复:
新浪网友:
2009-03-29
09:18:38
赞扬山寨时,还要有个上下文。在中国这样立法不完善,规章执行力差的国度,大谈特谈山寨怎么怎么的好,就等于在为盗版行为正名。在我们这样一个缺乏品牌的国家大谈山寨的力量,就等于告诉人们不用创新。只要不违法,这个该怎么界定呢? ”VIIKE“,"三粮液”,“康帅傅”,“IVOKIA" 不违法,但你鼓励这样的行为吗?你期望这样的牌子能对Nike,五粮液, 康师傅,Nokia形成挑战吗?不错, ”山寨“现象在中国的繁荣是有群众基础的,那就是:中国人爱贪小便宜,中国人法制意识淡薄,中国人爱跟风,中国人勤劳,但也爱走捷径,中国人没有品牌意识......但这是合理的吗?想来也悲哀,这么大的一个国家,经济连续30年两位数地增长,竟然没有几个国际品牌,除了海尔、华为还能走出国门,我们剩下的就“四大发明”了。为什么?我们就一个山寨心理:山寨来钱快啊,山寨成本低啊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都这么浮躁,做得了什么事?韩国人有理由看不起中国人啊,他们大韩民国多少品牌,我们中国大街小巷卖的都是山寨货,一个没有点创意的民族。我的态度很坚决,山寨就是盗版,就等同于劣质,就等同于欺诈消费者,就是没有诚信可言,就是不敢承担责任的表现。我要是买个山寨手机,坏了,你有客服吗?人家在不断完善越做越强的企业制度,我们却在为山寨叫好......太有道理了。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